妊娠糖尿病該怎麼吃|完整飲食建議及注意事項
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1-06-13
  • Reading time:6 mins read
  • Post category:懷孕 | Pregnancy

「我可以吃什麼?」、「我是螞蟻耶,這樣還可以吃甜點嗎?」、「碳水化合物一份是多少?」、「很想吃甜點的時候該怎麼辦?」這些都是妊娠糖尿的孕媽咪常問的問題。懷孕期間,身為孕媽咪的我時常覺得肚子餓,但又怕吃了東西會讓血糖飆高而不敢進食,就在食物面前天人交戰。

這篇文章是我親身體驗,當糖水測驗沒有驗過的時候,從一開始的晴天霹靂,到開始計算碳水化合物,研究各種飲食的GI值、碳水值到同事都叫我改行當營養師,希望提供給有妊娠糖尿的孕媽經驗,不要緊張~總會過去的。另外,此種飲食建議,不一定適用於第一型、第二型糖尿病,一般糖尿病飲食請再和醫生討論適不適用。

妊娠糖尿病飲食建議

孕媽的飲食原則是均衡飲食,六大類都要吃,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(上圖),先了解各類型食物包含什麼。第一口要攝取蛋白質或蔬菜類,這樣有助控制血糖,因此不要第一口就扒飯。另外少鹽、少糖、適量油脂攝取,除了有助血糖控制,也可以減少水腫,選擇上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,可以延緩飯後血糖的上升,也有助排便。(不是廢話嗎? XD)

一開始建議先測量1~2周的「空腹」和「三餐飯後2小時」血糖,因為每個人升糖指數不同,也就是每種食物對於個人血糖上升的影響不同。一般建議參考食物GI值,吃進較高GI值的食物,血糖上升速度較快;吃進較低GI值的食物,血糖上升速度則較慢,因此營養師多半建議優先選擇吃低GI食物。但我實際上測量下來,低GI的食物,對於我的血糖造成的波動,不一定低於高GI食物。因此建議各位孕媽實際測量,才知道各種食物對自己的影響喔。另外,吃低GI食物不代表可以多吃,例如吃一碗白米和吃一碗糙米,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是一樣的,只是糙米對於血糖波動影響不像白米那麼劇烈,千萬別以為吃低GI食物,就可以盡量吃!

延伸閱讀: GI值與熱量飲食表為什麼吃高GI食物容易餓?掌握低GI飲食穩穩控制糖尿病

飲食的時間間隔

飲食重點在「少量多餐」限制三餐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,以避免進食後血糖過高,另外透過點心時間,分餐攝取醣類食物。要注意進食時間的間隔,像平常習慣飯後馬上吃水果,這對孕媽來說血糖就會迅速飆高,因此需與正餐至少間隔2小時以上為佳。另外對於醣類能吃多少份數,也因人而異。以我為例,懷孕中期正餐還可以吃到3份醣類,但是到7~8個月的時候,吃3份血糖就爆炸了,因此我調整為兩份,並增加點心時間。每個時期飲食怎麼吃,對於自己的影響,可以再和醫生或營養師討論。

早餐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醣類份數:3份
   ▼  ( 隔2小時 )
早點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醣類份數:1份
   ▼     
午餐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醣類份數:3份
   ▼ ( 隔2小時 )
午點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醣類份數:1份
   ▼
晚餐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醣類份數:3份
   ▼ ( 隔2小時 )
晚點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醣類份數:1份

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

只要進食,不管有沒有吃到醣類(碳水化合物),胰島素就會開始運作,血糖就會開始上升,但醣類易使血糖快速飆升,因此需控制攝取的量。碳水化合物有三大類:全穀雜糧類、奶類、水果類喝牛奶、起士、優酪乳、優格、水果,都需要算在攝取的份數內。全穀雜糧類除了常見的飯、麵、吐司之外,其他常見被誤會的食物,像是地瓜、馬鈴薯、南瓜、山藥、芋頭等根莖類,容易被誤以為是蔬菜類,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。

每一份醣類 (碳水化合物) 約為15公克,每種食物中的含量均不同,參考下方簡表

1份全穀雜糧類 (1碗大約是兒童碗大小 )
= 1/4 碗飯(40 公克)= 1/2 碗稀飯(120 公克)= 1/2 碗米粉
= 1 片蘿蔔糕(50 公克)= 1 片芋頭糕(60 公克)
= 1/2 碗熟麵條(60 公克)= 1/3 個(中)白饅頭(30 公克)
= 1片白吐司(30 公克)= 1 個小餐包(30 公克)
= 3 張餃子皮(30 公克)=3~7 張餛飩皮(30 公克)= 3 片蘇打餅(20 公克)
= 3 湯匙燕麥片(20 公克)= 4 湯匙玉米粒
= 2 湯匙生紅豆(生綠豆、生花豆)= 3 湯匙熟紅豆(熟綠豆、熟花豆)
= 1/4 碗蕃薯(地瓜、芋頭)= 1/2 碗南瓜

1份乳品類
=1 杯低脂鮮奶(240 毫升)= 3 平匙低脂奶粉(25 公克)= 2 片低脂起司 =1杯無糖優酪乳 = 半杯無糖優格 (120 毫升)

1份水果類(約一個拳頭大)
= 1 個柑橘(190 公克)= 1 個柳丁(170 公克)= 1 個小青龍蘋果(130 公克)
= 1 個奇異果(125 公克)=1 個西洋梨(165 公克)= 2 個蓮霧(180 公克)
= 1 1/2 片愛文芒果(225 公克)= 1 片金煌芒果(140 公克)
= 1 個小加州李(125 公克)= 1 個玫瑰桃(150 公克)=2 個綠棗子(140 公克)
= 1/2 根香蕉(95 公克)= 1/3 個泰國番石榴(160 公克)= 1/3 個木瓜(165 公克)
= 9 顆櫻桃(85 公克)= 9 個荔枝(185 公克)= 16 粒小草莓(170 公克)
= 13 個約 8 分碗葡萄(105 公克)= 約 1 平碗去皮紅西瓜(180 公克)

有一次我在標榜健康餐點的店家點餐,問老闆娘便當裡面的飯有多少,他說:「不多,大概50g」,我那時候OS:「靠腰,老娘我只能吃30g的碳水,50g還跟我說不多?」

結果飯上來了,真的不多,就是一小球冰淇淋的大小而已,大概等於一份15g的碳水化合物,我才知道老闆娘說的50g,是50g重。因此,重量≠醣類的份數,建議多看幾次上面的表,掌握碳水化合物的份量!

碳水化合物一定要攝取,避免生酮飲食

胎兒養分主要是來自母體的醣份,熱量來源中碳水化合物比重需佔40%。若採用生酮或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,導致尿酮檢驗時呈現粉紅色或紫紅色等含酮體的反應,少了轉換成能源的醣類,身體代謝改變而產生酮體,會使體內出現過多酮體,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與神經發展。

因此不是不吃碳水化合物,而是要挑對吃法,建議可以糙米飯、全穀飯或是全麥土司,代替白米飯、白吐司或是饅頭、包子類。避免影響血糖起伏很大的精緻醣類,例如砂糖、黑糖、果糖糖漿、蜂蜜等。另外,真的很嘴饞的時候,可以在飯後兩小時,吃不超過15g碳水化合的甜點 ( 大概等於1/4月餅、1包蘇打餅乾、3片黑巧克力),孕媽有時候讓自己心情好也是很重要的!

延伸閱讀: 怎麼看食物外包裝上的碳水化合物

飯後運動很重要

9成以上妊娠糖尿病,可以靠著運動和飲食改善,是不需要施打胰島素或吃藥的,因此孕媽也不用太擔心。

當餐吃太多的時候,立馬去走10圈操場。禾馨的新陳代謝科黃峻偉醫師在左邊影片就提到,跟著老師〝動ㄘ動ㄘ〞。

會有人擔心飯後運動對身體或消化道不好,研究顯示,和緩的飯後運動 (例如走路 )反而促進代謝,有利血糖穩定。

在禾馨檢測出妊娠糖尿病,要轉診新陳代謝科?我在禾馨看診的經驗談
什麼是妊娠糖尿病?測一次和二次的差異|為什麼孕婦血糖標準比一般人嚴格
妊娠糖尿病飲食|實例分享每餐怎麼吃